• 公民视点网

用黄帝精神、根亲文化引导舆论,振兴河南形象

 时间:2021-04-30 12:06来源:根文创

  转变河南形象、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当下河南各级领导的痛点。自2000年陈奎元从西藏调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起,历任省委书记都把河南形象作为一把手工程。

  河南怎么了?

  我们从河南的社会形象影响,谈一些看法。

 

  中国各个省份的人对河南人有许多负面看法,这种对河南人的负面谣言已经有很长、很深的现实影响了,虽然谣言并没有什么历史根据,来源不明,但这种慢慢积累起来的看法与成见,已经深入相当多中国人的内心观念。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河南的华夏历史文明优势没被宣传多少,可是什么小偷小摸等负面形象却被传得沸沸扬扬。归根结底都是一些“段子手”负面的鼓吹。可是“段子手”负面宣传的动机和传播的内容是如何操控的?为什么没有形成“段子手”手正面宣传的动机和内容?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15年颁奖主持人白岩松说:“感动中国14年,河南走出来了13位”。到2020年,感动中国评选18届,其中16届有河南个人入选;2019届以河南妹子朱婷为头号主力的中国女排荣获感动中国集体。而且这些年河南经济的大发展、对社会的大贡献,举世有目共睹。即便如此,河南形象依旧遭到诟病。对华夏民族贡献巨大的河南很无辜,河南很委屈,河南很无奈。

 
 
 

  问题出在了哪里?

  所有褒贬话题都源于情感,左右人们思想的根源是情感。而决定情感的源动力与内生逻辑是文化。精神思想上的认可,源于文化上的认可。博大精深的河南文化被世俗化、平庸化、妖魔化的结果,必然误导人们对河南精神高度的认知与认可。妖魔化河南,就如同西方妖魔化中国是一样的。这种亲痛仇快的傻事儿,该醒醒啦。引导“段子手”正面宣传的动机和内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河南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话题?主流高大尚话题不强,我们就被淹没在了“垃圾话题”里了。

  首先要让“段子手”们心服口服。

  河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五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从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升起,从此中华文明就有了原生态的起点和标志,因此黄帝文化、黄帝精神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因而河南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中原文化特质,更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文化特质。从这个角度说,河南的尊严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尊严。为此,河南的文化自信要牢固树立并宣扬两个意识,即树立中华民族的“根部意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信仰的“头部意识”。

  文化就是以文化之。什么叫“化”,就是教化。教什么,它要有精神标识。必须站在精神标识和时代价值的这个高度和出发点来认识文化。

  河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时代价值是什么?河南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河南的对外宣传需要“出彩中原,有我亮相。”亮什么相?什么能够最代表河南文化?河南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优势,最有高度、深度、宽度和温度的就是老家河南、认祖归宗的根亲文化。因此要抓住这个最本质、最雄厚的优势,大张旗鼓地宣讲根亲文化。在最新的百家姓排名中,起源或部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78个,外省许多辱骂河南的人,绝大多数是老家河南的后代,但是他们已无根亲意识。

  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只讲河南的苦难史,还要讲好河南人物辈出的光荣史和令人敬佩的奋斗史、举世自豪的辉煌史。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不是简单地住老屋、喝老酒、唱老歌。要把伤疤文学、伤痕文艺的搏同情,转变为成长文学、成就文艺的惹倾羡。

 

  河南根亲文化这张“大王牌”,就是黄帝文化、黄帝精神开创的中华文明。其他文化都是在黄帝精神的指引下、源自于或者是衍生于黄帝文化。河南唯一让全球华夏子孙“情感服众”的、得人心的“王牌”就是黄帝文化,没有任何抗衡对手、没有任何抵触基因。翻开历史就会看到河南这块土地曾经为这个民族做过什么。我们要点亮根亲历史,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祖先曾经在这块土地上的光芒。

  树形象的最好办法是抓龙头、举旗帜,转变那些被指责的低级形象为聚焦令人仰望的旗帜。要大张旗鼓地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弘扬河南贡献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黄帝精神这“五大精神”,特别是要轰轰烈烈地宣传、推广“黄帝精神”。只有站在寻根、朝圣这个历史、人文、情感的制高点上,河南形象永远不会有人谩骂,只有认祖归宗是人们无法诟病的。黄帝开创的华夏民族生存、发展模式,找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在四大古代文明中独存的解码器,也就是黄帝文化生态。我们找到了河南文化崛起、转变河南形象的解码器,就是对黄帝文化的寻根、朝圣。这就是黄帝文化最重要精神标识和当代价值,这就是树立中华民族的“根部意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信仰的“头部意识”的必要性、紧迫性。

 
 
 
 

  目前,传承黄帝文化的现状是,除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拜祖大典旗鼓宣天外,常态则是偃旗息鼓的状况。因此要扭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时冷时热的局面。以三月三拜祖为核心的寻根拜祖文化,要向全民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旗帜。没有这面旗帜,河南人辛辛苦苦、年年岁岁、南南北北、方方面面感动中国,结果其精神的感召力还是不足以扭转世上的偏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认祖归宗的内升力,远远大于外动力。

 

  所以要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特别是黄帝故里要参与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主场上来,打出寻根、朝圣这张万众归心的王牌。转变河南形象靠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我们要打好文化生态这张牌,挖掘黄帝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段话同样适合我们其他岗位上的同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的大业,各级各界都应行动起来。

  振兴河南文化的问题,取决于各级领导的认识和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转化成振兴河南文化的指导思想,就是弘扬先祖黄帝

  开创的华夏民族的精神标识和践行当代价值。河南的文化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河南文化要聚焦突破点,紧紧抓住突破点,长期坚持突破点。思想上有高度的重视,理论上有深度的挖掘,组织上有宽度的推进,行动上有温度的落地。

  现在的河南文化与国内其他文化资源丰富的省相比,其状况是“望旗跟跑”。习主席希望河南要出彩中原,河南的父老乡亲要举旗亮相。是时候了,为河南尊严而发力,为华夏尊严而努力。

  (本文作者:黄海涛,原文化部东方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香文化促进会原创会副秘书长,郑州市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馆长。)